代濟
基本解釋
謂世代相繼。 唐 元稹 《贈裴行立左散騎常侍制》:“故朝散大夫、持節 桂州 刺史兼御史中丞 裴行立 ,積德之門,代濟英哲。” 唐 元稹 《裴武授司農卿制》:“具官 裴武子 ,聞其先始以孝友,書其國籍;其后累有丞相,為 唐 名臣,賢彥因仍,代濟不絶。”
成語(Idiom):代濟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代表幫助或救濟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濟是由“代”和“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代”指代替或代表,而“濟”指幫助或救濟。代濟的基本含義是指代替他人幫助或救濟他人的意思。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組織替代他人進行救濟或幫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代濟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組織在他人困難時伸出援手的情景。比如,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如果有人替他解決問題或提供幫助,可以說這個人代濟了他。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組織或機構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救濟或援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代濟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荀子·勸學篇》:“以代濟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希望能夠代替他人幫助他們。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描述幫助他人的行為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代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代”和“濟”分別為第三聲和第四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代濟了我,我永遠感激他。
2. 這個慈善機構一直致力于代濟貧困地區的人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代替另一個人扶著一把傘,幫助他度過了雨天的困難,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代濟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代濟相關的成語,如“代人受過”、“以身代國”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了解中國文化中關于幫助他人的價值觀和傳統。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幫助同學們收拾書包,就像代濟他們一樣。
2. 初中生:在地震中,很多人都受傷了,志愿者們代濟了那些受傷的人們。
3. 高中生:在社區義賣活動中,我們用所得款項代濟了一位貧困家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