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若喪考妣
發音(Pronunciation):ruò sàng kǎo b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悲傷或者驚慌失措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若喪考妣是由兩個成語組成,若喪和考妣。若喪的意思是像喪失親人一樣,形容非常悲傷或者失落的樣子;考妣的意思是父母去世,形容非常傷心或者驚慌失措的樣子。若喪考妣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悲傷或者驚慌失措的樣子,比喻心情極度不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遭遇悲傷或者意外事件時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情緒非常低落或者失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故事講述了當時的一位官員,因為父親去世而感到非常悲傷和失落,整天神情恍惚,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他的同事們看到他這樣,就形容他像喪失親人一樣,非常悲傷和失落,于是就有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兩個短語組成,若喪和考妣,分別表達了悲傷和失落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若喪考妣地坐在那里,很長時間都無法平靜下來。
2. 她失去了親人后,整個人都若喪考妣,無法再找回以前的快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悲傷和失落的場景聯系起來,比如想象自己失去親人時的感受,或者想象一個人聽到壞消息后的反應。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悲傷和失落相關的成語,比如傷心欲絕、淚如雨下等。這樣可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考試沒考好,回家的路上若喪考妣的。
初中生:聽到班主任要開家長會的消息,他若喪考妣地走進了教室。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失利后,整個人都若喪考妣,無法再恢復過來。
大學生:經歷了一場失敗后,他若喪考妣地離開了學校,不愿再面對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