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濕
成語(Idiom):墊濕
發音(Pronunciation):dià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替人擋災禍或者受罰而自己替代對方承擔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墊濕”來源于古代的刑罰方式。在古代,有一種刑罰叫做“墊濕”。當一個人犯了罪,但又無法定罪,法官會讓他在一塊濕地上跪著,然后用濕巾覆蓋在他的膝蓋下面。這樣,如果有人來舉報他犯罪事實,他的膝蓋就會濕透,成為罪證。因此,成語“墊濕”就指的是替人擋災禍或者受罰而自己替代對方承擔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為了保護他人,自己承擔風險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況。可以用于表達一個人為了保護他人的利益而自愿承擔風險或受到不公平待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墊濕”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刑罰方式,但具體的故事并沒有被記載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知道這件事會惹上麻煩,但為了保護朋友,他愿意墊濕。
2. 她替同事承擔了錯誤的責任,真是個墊濕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墊濕”想象成一個人在濕地上跪著,用濕巾墊在膝蓋下面,為了替別人承擔責任而自己受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替代他人承擔責任相關的成語,如“替罪羊”、“頂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保護小貓,小明愿意墊濕。
2. 初中生:他替同學承擔了錯誤的責任,真是個墊濕的人。
3. 高中生:為了保護朋友,她愿意墊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