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狀
成語(Idiom):牒狀
發(fā)音(Pronunciation):dié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書、文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牒狀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牒”指的是文書、書信,“狀”指的是文件、函件。牒狀通常用來形容書信、文書等文件形式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牒狀這個詞語通常用于正式的書信、公文、合同等場景中,形容正式、莊重的文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牒狀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司馬發(fā)牒狀,所以召諸侯。”這里的“牒狀”指的是大司馬派發(fā)的召集諸侯的文書。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yōu)楸硎靖鞣N書信、文書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牒”和形容詞“狀”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收到了一封重要的牒狀,需要盡快回復。
2. 我們的合同已經簽署完畢,只需要將牒狀正式發(fā)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牒狀”聯想為“調令”,因為牒狀通常用于正式的文件、調令的發(fā)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牒狀相關的成語,如“牒文”、“牒書”等,了解更多與文書、文件相關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們發(fā)了一封牒狀,通知我們明天要參加班級活動。
2. 初中生: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牒狀,是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呼吁信。
3. 高中生:我寫了一封牒狀給校長,希望能夠爭取更多的學習資源。
4. 大學生:我收到了一份實習機會的牒狀,我非常興奮。
以上是關于“牒狀”詞語的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