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頷
基本解釋
下巴。 許地山 《愛就是刑罰》:“一會,他走到窗前,兩手支著下頷,點點淚滴在窗櫺上。” 巴金 《羅伯斯庇爾的秘密》:“﹝ 羅伯斯庇爾 ﹞嘴唇薄,下頷卻是又短又尖。”
成語(Idiom):下頷(xià hè)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下頷指的是下巴,成語“下頷”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態度恭敬有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頷一詞來源于古代禮儀,人們在受到尊敬的人或者上級的問候時,常常會稍微低下下巴,表示恭敬和敬意。因此,成語“下頷”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態度恭敬有禮,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下頷”常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恭敬有禮的場合,例如在面對長輩、上級或者重要客人時,我們可以用“下頷”來形容自己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下頷”最早出自《左傳·昭公十一年》,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魯國公子夷吾受到晉國公子重耳的禮遇,對方非常尊重夷吾,夷吾感到十分慚愧,于是低下下巴表示自己的恭敬和敬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下頷”的結構是一個動詞加上一個名詞,表示行為和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一直保持著下頷的姿態,彰顯出他對領導的尊重。
2. 面對長輩,我們要學會下頷,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恭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下巴”這個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成語“下頷”,想象自己在受到尊敬的人問候時,微微低下下巴表示敬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禮儀相關的成語,如“拱手相讓”、“謙遜有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問候時,我下頷回應表示尊敬。
2. 中學生(13-18歲):在面試時,我保持著下頷的姿態,展示我的禮貌和敬意。
3. 大學生(19-22歲):在與導師交流時,我始終保持下頷的姿態,以表達我對他的尊重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