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板正正
成語(Idiom):板板正正
發音(Pronunciation):bǎn bǎn zhèng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行舉止端正、規矩正派,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板板正正是由兩個相同的“板”字和兩個相同的“正”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板”是指木板,表示堅硬、平整的意思;“正”是指正直、端正的意思。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非常嚴謹、正派,毫無偏差和瑕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行舉止端正、守紀守法,沒有任何不正當行為或不端之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情況非常完美,沒有任何缺陷或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這樣的描述:“秋水為天下之水,而惡乎正者乎?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積也,不亦善乎?故能者亦不用,正者亦不求,板板正正,不疵不黜。”這段話意味著水能成為眾多谷物的王者,是因為水能積聚,正是因為水善于積聚,所以人們才能從水中獲得豐收。而能積聚的水,正是因為它沒有任何雜質和瑕疵。從這個意義上講,板板正正就是指沒有任何瑕疵和偏差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板板正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板”和兩個相同的形容詞“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板板正正、一絲不茍的人。
2. 這個公司的管理非常板板正正,不允許有任何違規行為。
3. 這幅畫的線條非常板板正正,沒有一絲一毫的歪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板板正正”與“木板”和“端正”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非常平整的木板,上面寫著“端正”的兩個字,形象地表示一個人或事物非常規矩和完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形容人或事物規矩正派、完美無缺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板一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板板正正的好學生。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板板正正的人,大家都很尊敬他。
3. 高中生:在高考前,我們要保持板板正正的狀態,不做任何違規行為。
4. 大學生:在社會上,我們要做一個板板正正的人,不做任何不正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