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賓
基本解釋
(1).官名。 北周 設置。主管對外重大交際禮儀。《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 周 遣大將軍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 ,司賓 李除 、小賓部 賀遂禮 聘於 齊 ?!?胡三省 注:“ 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賓,蓋《周官》大行人之職?!?br>(2).官名。 唐 代對鴻臚寺的改稱。掌管賓客兇儀之事及冊諸蕃。參閱《通典·職官八》。
(3).官名。 唐 宮內官,屬尚儀局,掌賓客朝見等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4).負責接待賓客。《北齊書·祖珽傳》:“時 徐君房 庾信 來聘,名譽甚高, 魏朝 聞而重之,接對者多取一時之秀, 盧元景 之徒并降階攝職,更遞司賓?!?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又年餘,婦自往歸 石 ,止於旅舍,託官署司賓者通姓氏, 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顧 張老爺 、 周老爺 ,在那里司賓?!?/p>
成語(Idiom):司賓
發音(Pronunciation):sī b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司賓是一個古代官員的職位名稱,用來指代主持宴會、招待客人的人。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主持宴會或招待客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賓是指古代官員的一個職位,負責主持宴會、招待客人等事務。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在某個場合或活動中承擔主持、接待等重要角色的人。司賓的責任是熱情款待客人,使他們感到受到尊重和關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司賓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在重要場合承擔主持、接待等角色的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朋友聚會、婚禮、公司活動等場合中充當主持人或招待客人的角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賓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宴會文化。在古代,舉辦宴會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主人需要請來司賓來負責宴會的籌備和招待客人。司賓在宴會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備良好的待客之道和主持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司賓”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司”和“賓”。其中,“司”是動詞,表示主持、管理的意思;“賓”是名詞,表示客人、賓客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年會上擔任司賓的角色,成功地主持了整個活動。
2. 作為一個合格的司賓,他總是能夠熱情地接待客人,讓大家感到賓至如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司賓”拆分成“司”和“賓”兩個詞來記憶。其中,“司”可以聯想到司機,司機負責駕駛汽車,而司賓則負責主持宴會;“賓”可以聯想到賓館,賓館是接待客人的地方,而司賓則是接待客人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宴會、社交禮儀相關的知識,了解古代宴會文化和現代宴會禮儀的差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生日派對上扮演了司賓的角色,幫助大家玩得開心。
2. 初中生(13-15歲):我參加了學校的開放日活動,擔任了司賓的職責,向來訪的家長們介紹學校的情況。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校的學生會主席,我負責主持畢業典禮,充當了司賓的角色,為同學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