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鉞
成語(Idiom):斧鉞(fǔ yuè)
發音(Pronunciation):fǔ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極大,掌握軍政大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斧鉞,古代兵器,斧指的是斧頭,鉞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形狀與斧頭相似,但鋒利度更高。成語“斧鉞”借指掌握軍政大權,具有極大的權力和統治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掌握大權,擁有極高權威的人物,特別是在軍政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斧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帝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下令將兵權和政權集中于自己手中,以保持對國家的絕對控制。秦始皇通過掌握軍政大權,成為一個真正的斧鉞之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斧鉞”,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將軍掌握著軍政大權,可謂是一位真正的斧鉞之主。
2. 在這個組織中,他是斧鉞之主,決策權完全掌握在他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斧鉞”與權力、統治等詞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拿著斧頭和鉞的人,代表著他擁有巨大的權力和統治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權力、統治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一言九鼎”、“權傾朝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爸爸是學校的校長,他就像是斧鉞一樣,掌握著整個學校的大權。
2. 小學生:我讀過一本關于古代將軍的故事,他是一個真正的斧鉞之主,統領百萬大軍。
3.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學到,古代的皇帝擁有斧鉞之權,可以任命官員,控制整個國家。
4. 高中生:這位政治家在國家政治舞臺上一直都是一個斧鉞之主,他的決策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