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書
成語(Idiom):受書
發音(Pronunciation):shòu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受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受書是指接受書籍,接收他人贈送的書籍或者接受他人的指導和教誨。這個成語強調了接受知識和學習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受書常常用于形容人謙虛好學,愿意接受他人的教導和建議。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待書籍的態度,表示重視學習和知識的獲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西漢末年,王莽在位時,他的寵臣謝安向他進獻了一本書。王莽非常高興,稱贊謝安是個善于接受書籍的人,因為他能夠接受別人的好書。后來,人們就用“受書”來形容接受書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常常受書于名師。
2. 只有虛心受書,才能不斷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接受了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籍,然后感受到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得到了提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王莽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謝安等古代文人的學問和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非常喜歡受書,每次收到新書都會很開心。
2. 初中生:老師說要虛心受書,我覺得這是個很重要的學習態度。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不斷受書,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地受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