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謈
成語(Idiom):呼謈(hū bò)
發音(Pronunciation):hū b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高亢、激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呼謈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聲音高亢、激昂的狀態。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聲音或歌唱等活動時的聲音。呼謈的聲音通常很響亮,有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呼謈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不同的場景。比如,當一個人激動地演講時,他的聲音可能會呼謈;當一個歌手高亢地唱歌時,他的聲音也可以被形容為呼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呼謈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有一個人物名叫賈璉,他是一個性格豪爽、激情四溢的人。他在一次宴會上高聲歌唱,聲音激昂而響亮,被形容為呼謈。后來,這個詞語就成為了形容高亢、激昂聲音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呼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呼”和“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呼謈,充滿了激情。
2. 演唱會上,歌手的嗓音呼謈,震撼了全場觀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呼謈這個成語,可以聯想到一個人激動地呼喊著高亢的聲音,如呼喊“謈”。可以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發音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呼謈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雷鳴般的掌聲”、“如泣如訴”等。通過學習這些成語,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講課的聲音呼謈,我們都能聽得很清楚。
2. 初中生(13-15歲):比賽時,運動員們發出呼謈聲,激勵自己全力以赴。
3. 高中生(16-18歲):在音樂會上,歌手的高亢聲音呼謈,讓觀眾們陶醉其中。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演講者的激情演講讓聽眾們的掌聲呼謈,表達出對他們的贊賞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