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
基本解釋
(1).山林與川澤。《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史記·貨殖列傳》:“ 漢 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山澤焦枯,草木凋落。” 明 吳承恩 《介祉頌》:“乃若 沉 母太安人者,其天人之交會,而山澤之鐘靈者乎!”
(2).泛指山野。《后漢書·馮衍傳上》:“雖則山澤之人,無不感德,思樂為用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洧水》:“ 司馬彪 曰: 華陽 ,亭名,在 密縣 。 嵇叔夜 常采藥于山澤,學琴于古人,即此亭也。”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參相》:“小生一介寒儒,久困山澤。” 清 龔自珍 《皇朝碩輔頌序》:“愳山澤之癯,有不盡知,用敢仰衷國史,作贊二十有一。”
成語(Idiom):山澤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山澤指山川和湖澤,代表著自然界的景觀和資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澤是指山川和湖澤兩部分,山代表高聳的山峰,澤代表廣袤的湖澤。在成語中,山澤常常用來形容自然界的景觀和資源,也可以比喻人才的聚集和豐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澤一詞常常出現在描述自然景觀和資源的場景中。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片富饒的土地、廣闊的湖澤、壯麗的山川等。同時,山澤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才的聚集和豐富,例如用來形容一個地區或組織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澤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中的《山有木》一篇中。這篇詩描繪了大禹治水的壯麗景象,其中提到了“山有木,隰有葦,山有樌,隰有渚,澤有渚,有復有舟。”這句話中的“山有樌,隰有渚,澤有渚”就是指山川和湖澤的景觀和資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澤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山”和“澤”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的山澤資源豐富,是旅游勝地。
2. 這個組織的山澤之地,吸引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山和澤的形象與自然界的景觀和資源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山峰高聳入云,湖澤廣袤遼闊的景象,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山川和湖澤資源,以及其對經濟和文化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個山澤很多的地方,那里有很多高山和大湖。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山澤資源豐富,給人們提供了很多機會。
3. 高中生:這個地區的山澤之地吸引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使得這里的發展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