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蒾
成語(Idiom):莢蒾(jiá mí)
發音(Pronunciation):jiá m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華麗、詞藻華美,但內容空洞、毫無實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莢蒾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言辭華麗但沒有實質內容的情況。類似于華而不實、空洞無物的說法。這個成語主要用來批評那些虛偽、虛空、空洞的言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莢蒾常常用來批評那些空洞無物、虛偽的言辭。可以用在文學作品、演講、辯論等場合,用來形容那些華而不實、充滿空洞的語言表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莢蒾一詞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的一首詩:“莢蒾雖小,可以香車駕也。”這里的莢蒾指的是一種花卉,形容其雖小卻能散發出香氣,但實際上并沒有實質作用。后來,莢蒾的含義逐漸演變為形容言辭華麗但沒有實質內容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莢蒾是一個形容詞,沒有固定的結構,可以單獨使用或者作為修飾詞出現在句子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聽起來很華麗,但實際上卻是一場莢蒾。
2. 這篇文章的用詞華麗,但內容卻是一場莢蒾之作。
3. 不要被他的莢蒾言辭所迷惑,要看清他的實際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莢蒾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花朵,外表華麗,但摘下來后發現里面空空如也,沒有實際的價值。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成語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華而不實”、“空洞無物”等,來拓展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承諾只是一場莢蒾,沒有實際行動。
初中生:那個政治家的演講充滿了莢蒾之詞,沒有實質內容。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華麗修辭只是一種莢蒾,沒有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