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òng xíng shè cáng ㄩㄥˋ ㄒㄧㄥˊ ㄕㄜˋ ㄘㄤˊ用行舍藏
亦作“ 用捨行藏 ”。 《論語·述而》:“子謂 顏淵 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謂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隱。《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序>》:“其為道也,用行舍藏,進退可度。” 呂延濟 注:“言其道德於時,用之則行,捨之則藏。”《晉書·劉喬傳》:“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 蘇軾 《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 獨許於 顏子 。”亦省作“ 用舍 ”。《后漢書·周黃徐姜等傳贊》:“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誠也。” 宋 歐陽修 《六一筆記·道無常名說》:“達有無之至理,適用舍之深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用行舍藏
成語(Idiom):用行舍藏
發音(Pronunciation):yòng xíng shě c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直接說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用行動來代替言語,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這個成語強調了行動的力量,認為通過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僅僅依靠言語更加有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特別是在需要傳達自己的意圖或者解決問題時。例如,在團隊合作中,通過行動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比口頭上的承諾更能讓人信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智者。據說,有一次他在一座寺廟里遇到了一位傲慢的學者。學者自詡博學多才,智者則默默地聽著。智者知道,言語可能無法改變學者的態度,于是他決定用行動來展示自己的智慧。智者做了一些令人驚嘆的事情,最終讓學者感嘆不已,對自己的無知有了新的認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用行舍藏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用”表示使用,“行”表示行動,“舍”表示放棄,“藏”表示隱藏。這個成語通過這四個漢字來表達行動代替言語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說得好,更會用行舍藏,讓人佩服不已。
2. 在工作中,用行舍藏的能力會讓你更有競爭力。
3. 有時候,不要只是說,用行舍藏會更有說服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分解為四個部分來記憶:用(使用)、行(行動)、舍(放棄)、藏(隱藏)。可以將每個部分與自己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書籍或者參加成語學習班。此外,可以多與他人交流,嘗試用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別人吵架,我喜歡用行舍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2. 初中生:在班級合作中,我們應該用行舍藏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在面試中,用行舍藏的能力會讓你給面試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在工作中,用行舍藏的能力對于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