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dǎ jī mà gǒu ㄉㄚˇ ㄐㄧ ㄇㄚˋ ㄍㄡˇ打雞罵狗(打鷄駡狗)
比喻旁敲側擊地漫罵,以發泄對某個人的不滿。 魯迅 《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盡鬧脾氣,連吃飯時候也是打雞罵狗的。” 李納 《姑母》:“她的兒媳從來不肯幫她--兒媳家有田有地有鋪子,嫁到姑母家總不如意,成天打雞罵狗的?!?/p>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打雞罵狗
成語(Idiom):打雞罵狗
發音(Pronunciation):dǎ jī mà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辭凌厲狠毒,隨意攻擊他人,不顧及對方身份和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雞罵狗這個成語中的“打雞”指的是隨便打擊一只雞,而“罵狗”則是隨便罵一只狗。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言辭惡劣,不分場合和對象地攻擊他人。它表示了人們對于這種毫無原則和道德的行為的不滿和批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雞罵狗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言語上對他人的無端攻擊和辱罵。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批評那些濫用言辭、無視他人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雞罵狗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楊素的宰相,他以其直率而聞名,但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有一天,楊素在街上遇到了一位乞丐,這位乞丐在向楊素乞討時,楊素卻用惡言惡語辱罵了他。這件事很快傳開,人們對此非常憤怒,紛紛議論楊素的行為。從此以后,人們用“打雞罵狗”來形容言語惡劣、隨意攻擊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雞罵狗的成語結構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形象地描繪了人們隨意攻擊他人的情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常常在網絡上打雞罵狗,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2. 這個政治家以其打雞罵狗的言辭而聞名,備受爭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手持棍棒,隨意打擊一只雞,同時用惡言辱罵一只狗,形象地表達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起源和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其他與攻擊和辱罵相關的成語,如“殺雞儆猴”、“一言九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打雞罵狗,沒有禮貌!
2. 初中生:別和他爭吵了,他只會打雞罵狗。
3. 高中生:政治家應該用理性的言辭,而不是打雞罵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