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院
基本解釋
唐 代節度使官衙的庭院。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四:“節院收衙隊,毬場簇看車;廣筵歌舞散,書號夕陽斜。”
成語(Idiom):節院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節制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言行得體,符合禮儀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指克制、節制;院指庭院、家庭。節院指在家庭或社會生活中,能夠自我約束,舉止得體,符合社會公德和禮儀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院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言行舉止上能夠自我約束,不輕易發脾氣,不過分放縱自己的欲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團體在管理和規范成員行為上做得很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大學》中有一段話:“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其中的“無莫也”被解釋為無所不能,即君子沒有不可克制的欲望。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君子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儀規范”,成為了成語“節院”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院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共場合總是能夠節院得體,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 這個組織的成員都很懂禮儀,能夠很好地節院,形象良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節院與“克制欲望”、“自我約束”、“符合禮儀規范”等關鍵詞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節院相關的禮儀規范和社交行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為準則,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形象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會節院,不亂吃零食,不亂說臟話。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懂得節院,不在課堂上打鬧,不遲到早退。
3. 高中生:參加高中畢業典禮時,我們要注意節院,穿著整齊、舉止莊重。
4. 大學生:在參加學術會議時,我們要節院自己的言行,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
5. 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要懂得節院,不因小事大動肝火,保持家庭和睦。
希望以上關于“節院”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