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朶
成語(Idiom):頤朶
發音(Pronunciation):yí d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脖子和胸部的肉松動而晃動的樣子,形容人懶散、頹廢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頤朶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懶散、頹廢、無精打采的狀態。成語的意思來源于人的脖子和胸部的肉松動而晃動的樣子,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身體的松弛和無力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頤朶一詞通常用于貶義,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狀態懶散、頹廢、無精打采。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行為、表情或者姿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頤朶一詞最早出現在《辭海》中,但具體的故事起源并沒有詳細記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頤朶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頤”是形容詞,表示脖子和胸部的肉松動而晃動;“朶”是名詞,表示懶散、頹廢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頤朶地躺在沙發上。
2. 她一直頤朶地坐在那里,一動不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頤朶”這個詞語與一個懶散、頹廢的形象聯系起來,例如一個人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懶散、頹廢相關的成語,例如“懶散”、“頹廢”等,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上課的時候總是頤朶地坐在座位上。
2. 初中生:他整個暑假都頤朶地待在家里,一點兒運動都沒有。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他覺得非常頤朶,什么也不想做。
4. 大學生:他一整天都頤朶地躺在床上,完全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