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屬
伏屬(fú shǔ)
發音(Pronunciation):fú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屬下跪伏在地,表示屈服、順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伏屬是一個動詞短語,指屬下或部下跪倒在地,表示屈服、順從。常用于形容屬下向上級或強權低頭服從,也可用于形容強者屈服于弱者。這個成語在表示順從、屈服方面具有貶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伏屬常用于形容屬下向上級或強權低頭服從的場景,也可用于形容強者屈服于弱者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于描述部下對上級的順從,也可以用于描述強者被弱者打敗后的屈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伏屬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形容項羽屈服于劉邦。當時,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敗給了劉邦,劉邦派使者招降項羽,項羽最終屈服于劉邦。這個故事成為了伏屬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伏屬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部下對上級必須伏屬,言聽計從。
2. 在這個國家里,人們只能伏屬于獨裁者的統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伏地”來記憶這個成語。伏地和伏屬的發音相似,同時伏地也可以代表屈服、順從,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順從、屈服相關的成語,如“俯首帖耳”、“卑躬屈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做作業,我們只能伏屬,不能違抗。
2. 初中生:在軍營里,士兵要對指揮官伏屬,聽從命令。
3. 高中生:在這個國家,人們的言論自由被壓制,只能伏屬于統治者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