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征
基本解釋
天子的征伐。《三國志·蜀志·楊戲傳》:“然而姦兇懟險,天征未加,猶 孟津 之翔師,復須戰於 鳴條 也。”
成語(Idiom):天征(tiān zhēng)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z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上天對人的懲罰或審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征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上天對人的懲罰或審判。它表達了人們對于不幸遭遇的恐懼和無奈,強調了人們應該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不違反天命,以避免天征的降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征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較少使用,通常在文學作品、歷史故事或宗教討論中出現。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因犯下大錯而受到嚴厲的懲罰,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國家或民族因違背天命而受到災難的侵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在古代中國,人們普遍認為上天有神靈,能夠干預人間事務。因此,如果一個人違背了天命或犯下了大錯,上天就會對他進行懲罰,這就是所謂的天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天”和“征”。其中,“天”表示上天、神靈,而“征”表示懲罰、審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多次犯下大錯,最終遭到了天征的懲罰。
2. 這個國家違背了天命,不久后遭受了一連串的災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天征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天空和雷電相聯想。想象一個人犯下了大錯,然后天空烏云密布,雷電交加,上天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懲罰,這就是天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感興趣,可以深入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宗教教義,了解更多關于天征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因為偷了同學的零食,被老師批評后還不承認,結果天征來了,他摔倒了。
2. 初中生:小紅考試作弊被老師發現了,結果天征來了,她被停學一周。
3. 高中生:小李酒后駕車,結果天征來了,他被判了三年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