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干
基本解釋
池塘邊。《西京雜記》卷四:“ 路喬如 為《鶴賦》,其辭曰:‘白鳥朱冠,鼓翼池干。’”
成語(Idiom):池干(chí gàn)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g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某個事物的價值或意義沒有正確的估計和認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池干”來源于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東坡志林》。原文中寫道:“池干物也,夜靜人散時,其音猶存。”意思是池塘中的水干涸了,但是在夜晚安靜的時候,仍然能聽到水的聲音。引申為對某個事物的價值或意義沒有正確的估計和認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事物的認識片面、不全面,對事物的價值或意義沒有正確的判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蘇軾的《東坡志林》。蘇軾在書中用池干來比喻人對事物的認識不全面,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池干的結構是“池”和“干”兩個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太池干了,沒有考慮到所有的因素。
2. 在做決定之前,我們要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只憑一時之念,避免出現池干的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池干”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池塘被太陽曬干了,但在夜晚安靜的時候,仍然可以聽到水的聲音,這樣就能夠形象地記憶“池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認識和判斷相關的成語,如“目光短淺”、“見微知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這個游戲的認識太池干了,只顧著玩,沒有考慮到作業的重要性。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對歷史事件進行全面的了解,不能池干地只看一本書。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要對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進行全面的考慮,不能池干地只聽別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