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跡
基本解釋
功跡。 唐 李翱 《百官行狀奏》:“但指事説實,直載其詞,則善惡功跡,皆據事足以自見矣。”
功業與勞績。 清 戴名世 《書閻寧前墓志后》:“余既繕寫一通,以復于 石秋 ,而復書其后如此。至 寧前 之功蹟,誌已詳之矣。”
功勞和事跡。《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附錄 漢 班固 曰:“治民則 黃霸 …… 趙廣漢 之屬,皆有功跡見述於后。”
成語(Idiom):功跡(gōng jì)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卓越的成就或杰出的業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跡指人所做的出色的事跡或杰出的成就。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夸獎或贊美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事情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也可用于形容某個國家或民族的輝煌歷史或偉大事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有關項羽的故事。當時,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項羽的部下韓信在一次戰斗中表現出色,立下了許多功績。項羽非常嫉妒韓信的成就,對身邊的人說:“韓信的功績比我還大,我應該殺了他!”后來,項羽的親信魏咎勸他說:“韓信的功績是為了國家和天下,而不是為了自己。你應該尊重他的功績,共同為天下和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項羽聽后深思熟慮,最終放過了韓信。這個故事中的“功跡”一詞便源于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功”和“跡”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界取得了巨大的功跡,被譽為音樂界的傳奇人物。
2. 這位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創造了許多科學上的功跡。
3. 這個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功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功跡”這個成語與“成就”和“業績”這兩個詞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留下了杰出的業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或傳記來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歷史上的功跡和杰出人物。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成就和業績相關的成語,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取得很多的功跡,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2. 初中生:這位科學家通過研究和實驗取得了許多重要的功跡,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
3. 高中生:他在音樂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功跡,成為了一位備受尊敬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