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盤
基本解釋
(1).亦作“ 七槃 ”。古舞名。在地上排盤七個,舞者穿長袖舞衣,在盤的周圍或盤上舞蹈。《宋書·樂志一》:“ 張衡 《舞賦》云:‘歷七槃而縱躡。’ 王粲 《七釋》云:‘七槃陳於廣庭。’近世文人 顏延之 云:‘遞間關於槃扇。’ 鮑照 云:‘七槃起長袖。’皆以七槃為舞也。”《舊唐書·音樂志二》:“樂府詩云,‘妍袖陵七盤’,言舞用盤七枚也。”
(2).指 七盤嶺 。在 四川 廣元 東北與 陜西 寧強 的交界處,上有 七盤關 ,是 川 陜 間重要關隘之一。 唐 岑參 《醴泉東谿送程皓元鏡微入蜀》詩:“ 蜀 郡路漫漫, 梁州 過 七盤 。” 清 吳偉業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寧羌》詩:“ 七盤 遮 駱谷 ,十口隔 秦倉 。”
成語(Idiom):七盤
發音(Pronunciation):qī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散布在不同地方的七個盤子,比喻分散在各處、不集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盤是一個比喻性詞語,源自于古代盛食物的盤子,七盤指的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七個盤子。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事物分散在各處、不集中。它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分散、零散、不集中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盤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事物分散、零散、不集中的情況,可以用在各種場合。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隊工作不緊密、各自為政;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跳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七盤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宴會或盛宴有關。在古代,宴會上通常會用七個盤子盛放各種食物,這七個盤子分散在宴會桌上,象征著豐富和多樣性。后來,人們將這種分散的狀態引申為事物分散、零散、不集中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七盤”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工作效率低下,大家都各自為政,真是七盤之局。
2. 他的思維跳躍,注意力不集中,總是七盤八散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成語“七盤”,可以將“七盤”與分散、零散、不集中的概念聯系起來。可以想象在宴會上,七個盤子分散在桌子上,食物也分散在各個盤子里,形成了七盤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分散、零散、不集中相關的成語,如“四散八方”、“五湖四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玩具都七盤八散的,找不到了。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學習氛圍七盤八散,大家都沒有集中注意力。
3. 高中生:這個社團的組織管理很混亂,七盤八散的,沒有效率。
4. 大學生:在大學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七盤八散,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運動,各有各的興趣。
5. 成年人:這個項目組的工作分工七盤八散,沒有一個明確的責任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