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狀
基本解釋
(1). 唐 時稱被告人的自白狀。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公直》:“所由領 公直 至村,先集鄰保,責手狀皆稱實,知 王公直 埋蠶,實無惡跡。乃與村眾及 公直 同發蠶坑,中唯有箔角一死人,而缺其左臂,取得臂附之,宛然若合。” 明 丘濬 《大學衍義補·慎刑憲·戒濫縱之失》:“ 武后 謂侍臣曰:‘頃者 周興 、 來俊臣 ,按獄多連引朝臣,云其謀反,中間疑有不實,使近臣就獄引問,得其手狀,皆自承服,朕不以為疑。自 興 、 俊臣 死,不復聞有反者,然則前死者不有冤耶!’”
(2). 宋 代士人謁見時的名帖、謁刺。以多親筆書寫,故稱。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一:“ 紹興 初,士大夫猶有以手狀通名,止用小竹紙親書,往還多以書簡,莫非親筆。小官於上位亦然。”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 明清 家舊有 常子允 元祐 中在館閣同舍諸公手狀,如 黃 、 秦 、 晁 、 張 諸名人皆在焉。”
英文翻譯
1.【醫】chiroid
成語(Idiom):手狀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狀像手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手狀表示物體或事物的形狀像手的樣子,常用來形容某些形態奇特或獨特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山脈、云彩、樹枝等自然景觀,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工制品或藝術品的形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手狀的故事起源目前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手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遠望山脈,如手狀連綿不絕。
2. 飄過天空的云彩,有時會呈現出奇特的手狀。
3. 樹枝在風中搖曳,有時會變成手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手的形狀和特點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手指、手掌和手背的形狀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手狀相關的成語,如手舞足蹈、手到擒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草的葉子像手狀,很好玩。
2. 小學生:山上的巖石有些像手狀,非常壯觀。
3. 初中生:這幅畫的線條流暢,形狀有些手狀,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覺。
4. 高中生:云層中的一朵云像手狀伸出,讓人感到神秘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