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wú piàn wǎ, 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沒有一點兒安身立命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沒有居住的地方,既沒有上面的片瓦,也沒有下面可以插立錐子的地方。形容無處安身立命,四處流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生活無著,無家可歸的困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非常擁擠,沒有空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故事。當時,項羽帶領秦朝的敵人攻打秦國,秦國的國都咸陽被攻破后,秦始皇的陵墓也被焚毀。項羽派人去查看陵墓,發現秦始皇的陵墓非常宏偉,但是沒有一塊瓦片,也沒有一根立錐。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毀滅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兒可以利用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8個漢字組成,前四個字是上無片瓦,后四個字是下無立錐之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業后,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只能無家可歸。
2. 這個城市人口多,房子少,很多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拆分成兩部分記憶,上無片瓦和下無立錐之地,然后通過想象一個人在上面沒有一塊瓦片,下面也沒有地方可以插立錐子的情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建筑文化和歷史,了解秦始皇的陵墓和古代建筑的特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房子被火燒了,現在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2. 初中生:有些人生活困難,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房價太高了,很多年輕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無法買得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