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冰炭不投 (bīng tàn bù tóu)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tàn bù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關系極其惡劣,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和炭是兩種完全相反的物質,冰代表寒冷,炭代表火熱。冰炭不投意味著兩者無法相容,無法共同存在。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關系非常惡劣,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炭不投常常用于形容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非常糟糕,彼此之間沒有一點兒默契和和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一個故事。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他的朋友賈生因為一次誤會而被楚王殺害。屈原為了向賈生報仇,決定采取極端的手段,他把賈生的尸體燒成灰燼,然后把灰燼撒進楚國的江河之中。為了報復,屈原決定自殺,他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跳入江中。江河被他的血染成紅色,石頭沉入江底,而江水卻冰冷如冰,不肯接納他。這個故事中的“冰炭不投”成語意味著屈原和江水之間的關系極其惡劣,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炭不投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冰和炭,通過不投來表示二者之間的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真的是冰炭不投,經常互相爭吵。
2. 他們兩個人雖然是兄弟,但是冰炭不投,從小就不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冰和炭之間的完全相反的特性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冰代表寒冷,炭代表火熱,兩者無法共存,形容關系極其惡劣,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關系惡劣的成語,如水火不容、針尖對麥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兩個同學關系很差,就像冰炭不投一樣。
2. 初中生: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到冰炭不投的地步了。
3. 高中生:他們兩個人的關系一直很緊張,可以說是冰炭不投。
4. 大學生:他們兩個人的交情已經徹底破裂,可以用冰炭不投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