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資產回報率(zī chǎn huí bào lǜ)
發音(Pronunciation):zī chǎn huí bào lǜ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資產回報率是指投資人在一定時間內從投資中獲得的收益與投資所用資產的比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資產回報率是用于衡量投資的盈利能力和效率的指標。它可以幫助投資人評估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并做出合理的決策。資產回報率越高,說明投資所帶來的收益越大,投資效果越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資產回報率通常在金融、投資和經濟領域中使用。它被廣泛應用于企業財務分析、投資決策、資產評估和績效管理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資產回報率是一個由現代經濟學術語演變而來的詞語,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資產 + 回報 + 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投資項目的資產回報率非常高,值得考慮。
2. 要提高資產回報率,必須降低投資風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資產回報率”拆分為“資產”、“回報”和“率”三個部分來記憶。同時,可以與投資和收益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投資和資產管理的知識,深入學習如何評估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以及如何優化資產配置。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爸爸說要提高資產回報率,就要努力學習,將來找到好工作。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學校的投資俱樂部學到了如何計算資產回報率,現在我可以更好地理財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計劃大學畢業后投資房地產,爭取獲得更高的資產回報率。
4. 大學生(19-22歲):我正在學習金融專業,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專業的資產回報率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