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訴
成語(Idiom):披訴
發音(Pronunciation):pī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披露、訴說心中的痛苦或不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訴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披”意為揭露、展示,而“訴”意為訴說、表達。披訴的基本含義是指將內心的痛苦或不滿公開地表達出來,向他人訴說自己的苦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披訴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對不公平待遇或不滿意的事情進行抱怨或訴說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披訴可以用于表達對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不滿,以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披訴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平原君虞卿因為被人誣陷而被貶到了邊遠地區。他深感冤屈,于是寫了一篇長篇文章,詳細揭露了自己被陷害的經過,并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這篇文章被人們廣泛傳播,虞卿因此得到了平反。后來,人們用“披訴”來形容虞卿揭露自己冤屈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披訴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社交媒體上披訴自己在工作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2. 她向朋友披訴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披”和“訴”兩個字分別與“揭露”和“訴說”這兩個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聯想到披訴的起源故事,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披訴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掌握了它的含義和用法,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通過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傾訴”、“述訴”等,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披訴了老師對我不公平對待的事情。
初中生:他在班會上披訴了自己對學校規定的不滿。
高中生:她在社交媒體上披訴了自己對社會現象的疑惑。
大學生:他在論壇上披訴了自己對就業市場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