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雅
基本解釋
《詩》《書》的代稱。訓為《書》六體之一;雅為《詩》六義之一,故稱。泛指詩書。《藝文類聚》卷五二引 漢 王粲 《儒吏論》:“吏服訓雅,儒通文法,故能寬猛相濟,剛柔自克也。”《藝文類聚》卷二六引 晉 傅咸 《申懷賦》:“將反初服,畢志訓雅,盡烏鳥之至情,竭歡敬於膝下。”
成語(Idiom):訓雅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y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教導人們修養和禮儀,提升文化素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雅是由“訓”和“雅”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訓指教導、訓誡,雅指高尚、文雅。訓雅的基本含義是通過教育和培養來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禮儀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雅一詞常用于描述教育、培養和提升人們的修養和素質。可以用于教育場合、家庭教育和社會禮儀教育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晉國莊公在宴會上,有一位賓客懶散而無禮,莊公非常生氣。莊公的臣子告訴他,這位賓客是因為沒有接受過訓雅的教育,才導致他的行為如此不合禮儀。莊公聽后決定進行訓雅教育,以提高國民的修養和素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訓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訓雅學生的言行舉止。
2. 這個社區定期組織訓雅活動,提升居民的文化素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訓雅的發音“xùn yǎ”與“訓誡雅正”進行聯想,訓誡指教訓,雅正指高尚正派,通過教育和規范來提高人們的修養和素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以及如何培養和提升個人的修養和禮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訓雅我們,讓我們學會禮貌待人。
2. 初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訓雅活動,讓我們學習如何正確穿著和舉止。
3. 高中生:社會禮儀很重要,我們應該注重訓雅,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
4. 大學生:大學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注重訓雅,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