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應收賬款
發音(Pronunciation):yìng shōu zhàng k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應該收取但尚未收到的款項或賬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應收賬款是指企業或個人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后,應當收取但尚未收到的款項。這是一種財務術語,用來描述尚未收回的應收款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應收賬款常常出現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用于記錄尚未收回的應收款項。此外,這個詞語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組織在經濟交易中尚未收到的款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應收賬款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中國財務會計術語演變而來的。由于中國古代的商業貿易活動,人們開始需要記錄尚未收回的款項,于是形成了這個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應收賬款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都可以獨立解釋,但結合在一起,表示尚未收回的款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的應收賬款已經積壓了很長時間,需要加強催收工作。
2. 他的個人應收賬款已經超過了預期,導致財務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這個成語:
- 將“應收”與“賬款”分開記憶,分別理解其含義。
- 將“應收”理解為“應該收取但尚未收到的”,將“賬款”理解為“款項或賬目”。
- 嘗試使用這個成語造句,將其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財務會計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應收賬款的相關知識,了解更多關于財務報表和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還有一些應收賬款沒有收回,需要提醒家長付款。
2. 初中生(13-15歲):公司的應收賬款已經積壓了很長時間,需要加強催收工作。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個人應收賬款已經超過了預期,導致財務困難。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需要對公司的應收賬款進行分析和管理,以確保財務穩定。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需要催促客戶付清應收賬款,以維持經營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