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衡
基本解釋
(1).古代掌山之官?!?a href="/r_ci_c10bfc3c329ccb00224143e7794960d1/" target="_blank">國語·齊語》:“澤立三虞,山立三衡?!?韋昭 注:“《周禮》有山虞、林衡之官。衡,平也,掌平其政?!?br>(2).星名。 唐 王勃 《七夕賦》:“循五緯而清黃道,正三衡而澄紫落。”
成語(Idiom):三衡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個方面或三個層面的平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衡是由“三”和“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表示有三個;“衡”是指平衡、調和的意思。三衡的基本含義是指在三個方面或三個層面上保持平衡,使各方面的關系和諧統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衡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平衡和調和的狀態??梢杂脕碇笇Чぷ?、學習、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平衡。例如,在工作中,我們需要三衡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在學習中,我們需要三衡學習與娛樂的時間;在人際關系中,我們需要三衡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衡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從成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它的起源。三衡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衡器。衡器是一種用來稱量物品的工具,由兩個托盤和一個橫桿組成。在使用衡器時,需要保持兩個托盤上的物品的重量平衡,以達到準確稱量的目的。因此,衡器的使用需要在三個方面上保持平衡:左右兩個托盤的重量平衡,以及橫桿的水平平衡。由此,衍生出了“三衡”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衡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三衡”和賓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在學習、工作和休息三個方面保持三衡。
2. 在處理矛盾時,要考慮到三衡的原則,不能偏廢一方。
3. 他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做到了很好的三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三衡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與衡器聯系起來:將三衡與衡器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兩個托盤上的物品需要保持平衡,形成記憶聯結。
2. 創造聯想:可以將“三衡”與“三個方面的平衡”進行聯想,形成記憶圖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三衡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衡器的使用方法和相關文化。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平衡和調和相關的成語,如“平衡自如”、“和衷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要三衡學習和玩耍的時間。
2. 初中生:在學習和社交之間,我要做到三衡,不耽誤學業也不失去朋友。
3. 高中生:高考前,我要三衡備考和放松的時間,保持身心健康。
4. 大學生:在學業、社團活動和兼職工作之間,我要三衡,全面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