詎期
成語(Idiom):詎期(jù qī)
發音(Pronunciation):jù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不確定的時間或日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詎期是一個由“詎”和“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詎”意為不確定,不可預測,“期”意為時間、日期。詎期指的是不確定的時間或日期,表示事情的發生時間無法確定或預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詎期常用于描述無法確定的約定、計劃或事情的發生時間。它可以用來表示某件事情的時間尚未確定,或者表示對某個約定或計劃的時間提出質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詎期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曾多次與劉邦進行決戰。有一次,劉邦派人給項羽送信,約定在某個時間和地點進行決戰。然而,項羽收到信后卻沒有回復,也沒有準時赴約。劉邦感到奇怪,便派人去問項羽為什么沒有按約定的時間來。項羽回答說:“詎期何時可知?”意思是不確定的時間怎么能夠確定呢?這就是詎期成語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詎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的會議還詎期,具體時間還沒有確定。
2. 他的回復詎期,我們只能等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詎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個日歷,上面的日期都是模糊不清的,表示無法確定的時間,這樣就可以聯想到詎期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待時詎可”、“不期而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朋友約好了去公園玩,但是他詎期,我只能一個人去了。
2. 初中生:老師說下周要考試,但具體時間還詎期,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復習。
3. 高中生:我約了同學一起寫作業,但是他詎期,讓我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