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卮
成語(Idiom):銜卮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 z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戴著卮(一種古代的酒器)在嘴上,表示人們承擔著重任或者接受罰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銜卮是指古代官員在受罰時,被迫戴著卮(一種酒器)在嘴上,或者是在舉行重要儀式時,官員戴著卮飲酒。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承擔重任、接受責罰或者履行職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接受重任或者承擔責任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接受懲罰或者履行職責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銜卮這個成語的起源與中國古代的一位宰相有關。這位宰相名叫郭璞,他在任職期間,一次在宴會上與賓客們喝酒,郭璞喝得酩酊大醉,丟了官府的威嚴。為了懲罰他,皇帝命令他在朝廷大殿上戴著卮(一種酒器)行走。從此以后,銜卮成為了一個象征承擔責任或者接受懲罰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銜卮是一個動賓式成語,動詞為“銜”,意為“戴著”,賓語為“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擔任了重要職位,真是銜卮之人。
2. 領導要求他為自己的錯誤負責,他毅然銜卮,主動辭職。
3. 在古代,官員們在重要場合常常要銜卮飲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戴著一個卮在嘴上,表示他承擔著重任或者接受罰酒,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銜卮”相關的成語,如“銜冤負屈”、“銜枚疾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當班長,我覺得很光榮,就像是銜卮一樣。
2. 初中生:班里選我擔任班長,我要好好履行職責,做一個銜卮之人。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帶領同學們辦好各項活動,我愿意銜卮擔當。
以上是關于成語“銜卮”的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