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基本解釋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注:“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后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成語(Idiom):北山
發音(Pronunciation):běi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嶺,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北山成語源于古代中國的地理環境,北方地區多山,山嶺連綿,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北山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北方的山,因為北方山區多為高山峻嶺,地勢險峻,人跡罕至。因此,北山成語常用來比喻偏僻、荒涼或艱苦的處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北山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環境的偏僻、荒涼或艱苦。比如,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居住的地方遠離城市,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也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的工作環境艱苦,需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北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其中有一句話是“北山輸金,南山輸糧”,意思是北方山區出產黃金,而南方山區出產糧食。后來,人們將北山作為一個比喻,用來形容偏僻或艱苦的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北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村莊位于北山區,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
2. 在北山的深處,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它是一片寧靜和祥和的世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北方山區的高山峻嶺,以及那里的偏僻和艱苦的環境,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北山相關的文化和地理知識,了解北方山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在北山腳下,每天都能看到美麗的日出。
2. 初中生:這個小村莊位于北山區,交通不便,但是風景很美。
3. 高中生:北山的環境艱苦,但是那里的人們卻勇敢堅強,充滿了生命力。
4. 大學生:我曾經去過北山,那里的自然風光令人陶醉,也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苦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