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烈
成語(Idiom):撇烈
發音(Pronunciation):piě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剛烈,情感豪放,行事果斷,不拘小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撇烈形容人的性格強烈而豪放,不拘小節,表現出果斷、堅定的行為。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個性特點,表示其不屈服于困難和逆境,積極向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撇烈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可以用來贊美有勇氣、有魄力、有決斷力的人。例如,在領導力培訓中,可以用撇烈來形容一個果斷而堅定的領導者;在描述某個人的個性時,可以說他是一個撇烈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撇烈一詞最早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為楚國大夫,他的政治主張在當時并不被接受,最終被貴族排擠,被迫離開楚國。屈原的堅持和果斷行動被稱為撇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撇烈是由“撇”和“烈”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撇”表示拋棄、離開的意思;“烈”表示強烈、激烈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撇烈的領導者,總是能夠果斷地做出正確的決策。
2. 她的個性撇烈,不拘小節,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撇烈與堅定果斷的形象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峭壁上,豪情萬丈地拋棄了其他的選擇,只為追求自己的目標,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撇烈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剛烈”、“豪放”,以及與撇烈相反的成語,如“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撇烈的英雄,勇敢地保護了大家。
2. 初中生:她的性格撇烈,總是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他是一個撇烈的藝術家,勇敢地創作出獨特的作品。
4. 大學生:他的行為撇烈,不拘小節,一直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