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鏟鞋
基本解釋
一種山區(qū)農(nóng)民穿的布鞋,鞋底鞋幫都納得很細致厚實,方頭微翹,上有兩條前開后合的鞋梁,略象鏟形。 張秋橋 《來自波蘭的戰(zhàn)友》:“他脫掉皮鞋,換上 山東 特有的大鏟鞋。”
成語(Idiom):大鏟鞋(dà chǎn xi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chǎn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動拖沓,做事不積極、不果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鏟鞋是由兩個詞語組成,大指的是尺寸較大,鏟鞋指的是一種木制的鞋底。這個成語比喻人走路拖沓,行動遲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做事拖沓,缺乏決斷力和行動力的情況。可以用于批評懶散的人或者形容某個行動遲緩的事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大鏟鞋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大鏟鞋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比喻是由人們對大尺寸木制鞋底的印象而來。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由形容詞“大”和名詞“鏟鞋”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是個大鏟鞋,從來不主動去解決問題。
2. 這個項目一直沒有進展,因為團隊成員中有太多的大鏟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鏟鞋形象地想象成一個人穿著巨大的木制鞋底在走路,行動遲緩,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行動遲緩、拖沓相關(guān)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步履維艱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做事太慢了,真是個大鏟鞋。
2. 初中生:我們的隊長一直猶豫不決,真是個大鏟鞋。
3. 高中生:他的行動一直遲遲不見結(jié)果,是個典型的大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