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頭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火焰。這蠟燭的火頭太小;我什么也看不清。(作主語)
(2) (名)火候。我炒菜掌握不好火頭。(作賓語)
(3) (名)怒氣。他火頭一來;誰也不怕。(作主語)
[構成]
偏正式:火(頭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火焰) flame
2.(火候) duration and degree of heating, cooking, smelting, etc.
3.(怒氣) fit of anger; blaze of temper; flare-up; anger
4.(火主) a house where a fire started
詳細解釋
◎ 火頭 huǒtóu
(1) [flame]∶火焰
篝火的火頭很旺
(2) [duration and degree of heating,cooking,smelting,etc.]∶燒火的火候
紅燒肉的火頭不到
(3) [anger]∶強烈的怒氣
正在火頭上
(1).正在燃燒的炭火。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以火頭內澤中,作聲者,水未盡,有煙出無聲者,水盡也。”
(2).即火頭軍。 宋 岳飛 《奏措置曹成事宜狀》:“臣所統本軍官兵一萬二千餘人,除存留二千人 吉州 看管老小,并隨軍輜重火頭占破外,實出戰只有七千餘人。”《宋史·食貨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頭,具飲膳。” 清 翟灝 《通俗編·藝術》:“今謂掌炊爨者曰火頭。”參見“ 火頭軍 ”。
(3).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小頭領。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一》:“半里,有聚落倚坡東向羅列,是為蠻邊。覓火頭不見。”原注:“火頭者,即中土保長、里長之類。” 清 余慶遠 《維西見聞記·么些》:“地大戶繁者為上,千總,把總為頭人,次為鄉約,次為火頭,皆各子其民。”
(4).猶火主。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辨訛下》:“此火頭指執炊者而言,俗稱失火之家為火頭,誤矣。”
(5).指火焰、火苗。《老殘游記》第十五回:“一塊冰投下去,就有一塊地方沒了火頭。”
(6).火候。如:火頭兒不到,飯就蒸不熟。
(7).謂怒氣盛時。《紅樓夢》第一○五回:“別的親友,在火頭兒上也不便送信,是你就好通信了。”
成語(Idiom):火頭(huǒ tóu)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焰的尖端,也用來比喻事物的頂峰或高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頭是指火焰的尖端,火焰是火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熱、亮、燃燒等特點。成語“火頭”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頂峰或高潮。在這個意義上,火頭可以指一個人或事物的最好、最高的表現或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表現或事物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學習成績、體育競技的最佳狀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火頭”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這個成語的意義來源于火焰的特點,即火焰的尖端是最熱、最亮、最具破壞力的部分。由此延伸出的引申意義就是指事物的頂峰或高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可以作為定語或補語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表演達到了火頭的水平,無人能及。
2. 這個話題討論到了火頭,大家都很興奮。
3. 她的演講在最后一段達到了火頭,引起了熱烈的掌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火頭”與火焰的形狀和特點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成一個事物或人物的最好、最高的表現或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火頭”相關的成語,如“火燒眉毛”、“火上加油”等,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比賽中跑得非常快,他的速度達到了火頭。
2. 小學生:我爸爸工作很努力,每天都在辦公室里工作到很晚,總是保持在火頭狀態。
3. 初中生:這本書的情節非常緊湊,一直保持著火頭,讓人讀得非常過癮。
4. 高中生:他的演講在最后一段達到了火頭,讓全場觀眾都為之動容。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