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皇城,打怨鼓
成語(Idiom):撅皇城,打怨鼓
發音(Pronunciation):juē huáng chéng, dǎ yuàn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故意挑釁,愚弄別人或故意找茬惹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撅皇城,是指故意豎起屁股不肯坐下;打怨鼓,是指故意敲打鼓聲來引起別人的怨恨。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用故意挑釁、愚弄等方式來刺激別人,引起對方的不滿和憤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故意挑釁、搗亂、找茬等行為,多用于口語和文學作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劉秀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劉秀在軍隊中與同僚韓馥相處不和,有一次韓馥故意挑釁劉秀,劉秀忍無可忍,摔倒了韓馥的酒杯,并敲打起鼓來,引起了韓馥的憤怒。后來,人們就用“撅皇城,打怨鼓”來形容這種故意挑釁、愚弄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撅皇城,打怨鼓是一個并列結構的成語,表示兩種行為同時發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撅皇城,打怨鼓,想引起別人的注意。
2. 別人的成功讓他嫉妒不已,于是他撅皇城,打怨鼓,想找茬挑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故意撅起屁股,然后拿著鼓棒敲打鼓聲來引起別人的怨恨和不滿,這樣可以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用法和故事,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典故和成語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撅皇城,打怨鼓,想逗笑我們。
2. 初中生:他整天撅皇城,打怨鼓,就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
3. 高中生:他撅皇城,打怨鼓,想找茬挑釁,結果被人打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