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
基本解釋
(1).大的成就。指事功。《易·井》:“元吉在上,大成也。” 孔穎達 疏:“上六所以能獲元吉者,只為居井之上,井功大成者也。”《詩·小雅·車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鄭玄 箋:“大成,謂致太平也。”
(2).大的成就。指學問。《禮記·學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3).大的成就。指道德。《孟子·萬章下》:“ 孔子 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趙岐 注:“ 孔子 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 明 方孝孺 《崔浩》:“若圣賢之大成,則豈如斯而止哉。”
(4).完備。《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5).特指某類事物的各個方面相當完備。 宋 秦觀 《韓愈論》:“ 杜 氏、 韓 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 陳垣 《<史諱舉例>序》:“ 海寧 周廣業 ……著《經史避名滙攷》四十六卷,可謂避諱史料之大成也。”
(6).復姓。古代有 大成執 。見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英文翻譯
1.(大的成就) great achievement
成語(Idiom):大成
發音(Pronunciation):dà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達到最高境界,達到完美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成是一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大指大的程度,成指完成。大成表示事物達到了最高的程度,達到了完美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成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完美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成就、事業的發展、藝術作品的創作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刺客列傳》中。當時,刺客荊軻為了刺殺秦王嬴政,冒險進入了秦國。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機會,但是在行刺時失敗了。荊軻的朋友問他為什么不趁機逃跑,荊軻回答道:“我為了刺殺秦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如果失敗了逃跑,那就是失敗的人生。”這就是大成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成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大”和“成”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大成,成為了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2. 這幅畫的構圖、色彩和技巧都達到了大成的境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成理解為一個事物達到完美境界的狀態,可以用“大”來形容事物的程度,用“成”來表示事物的完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大成相關的成語,如“大功告成”、“大器晚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我的畫能夠畫得大成,讓老師夸獎我。
2. 初中生: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大成績。
3. 高中生:我希望我的科研項目能夠取得大成果,對社會有所貢獻。
4. 大學生:我要在實習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為將來的工作做好大成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