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至圣至明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shèng zhì m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極其圣明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至圣至明是指具有極高智慧和品德的人或事物。這個成語強調了至高無上的圣明和智慧,是對人們追求真理和道德的理想目標的稱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那些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和偉大智慧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非常出色和完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至圣至明”出自《周易·系辭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至圣至明,而無一失者,天也。”這句話是說天行有常,君子應該自強不息;地勢平穩,君子應該具備寬厚的德行;至圣至明,沒有一點過失的人,那是天道的境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至圣至明”由兩個相同的“至”字構成,形式上非常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至圣至明的教育家,對學生們的教育貢獻良多。
2. 這幅畫展示了至圣至明的藝術家對世界的獨特見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至圣至明”與“至高無上的智慧和品德”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為一個人站在最高的位置上,擁有無盡的智慧和完美的品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圣賢的思想,如孔子、老子等,他們對于至圣至明的追求和理解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心中的至圣至明,她教會我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科學家是現代社會的至圣至明,他們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3. 高中生: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至圣至明,他對國家的獨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