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就外傅
基本解釋
離家就學于師。《禮記·內則》:“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 周 姓,天主教也。人疑之,而不能得其實。適 周 幼子出就外傅,以屬對不能,恐被呵責,乞同牕年長,挾此以問其詳?!?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學生惡習》:“子弟出就外傅,深宜慎擇。不然,習於詐偽,將至無所不為。”
成語(Idiom):出就外傅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jiù wài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一個人離開原來的地方,去另外一個地方尋求幫助或依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離開;就,尋求;外,其他地方;傅,依靠。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離開原來的地方,去別處尋求幫助或依靠的情況。它強調了在困難時期,需要主動尋求外部的支持和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或挑戰時,離開原地去尋求支持、幫助或依靠他人。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團體或組織在面臨困難時,主動采取行動,尋求外界資源或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尚書·周書·武成》。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傅說的人,他在周武王時期擔任官職,但因為被人誣陷而被貶到了外地。傅說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而是積極尋求外部的支持和幫助。最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重回了原來的地位。這個故事成為了“出就外傅”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但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勇敢地出就外傅,尋求外界的支持和幫助。
2. 他不愿意一直待在原地,而是選擇出就外傅,去其他城市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每個字的含義與整個成語的意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離開原地,去別處尋求幫助或依靠他人的情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出就外傅”相關的成語,如“寄人籬下”、“孤掌難鳴”等,可以幫助擴展詞語的應用范圍,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學校遇到了困難,于是出就外傅,向老師尋求幫助。
2. 初中生(13-15歲):我對數學不太擅長,所以我選擇出就外傅,找個家教來幫助我提高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我想去一所更好的大學,所以我決定出就外傅,到其他城市參加更好的高考培訓班。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在找工作時遇到了困難,我出就外傅,到其他城市尋找更好的職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