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書
基本解釋
◎ 下書 xiàshū
[deliver a letter] 指致送婚約;投遞狀紙
英文翻譯
1.[書] deliver a letter
詳細解釋
(1).投遞書信。 唐 韓愈 孟郊 《征蜀聯句》:“下書遏雄虓,解罪弔攣瞎。”《水滸傳》第四十回:“昨日下書人已回,妖人 宋江 教解京師。”《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下面説底便是‘錯下書’。”
(2).指致送婚約。 臺靜農 《拜堂》:“人家下書子,托我買的。”原注:“下書子即過婚書。” 孫犁 《白洋淀紀事·光榮》:“ 秀梅 的臉騰的紅了,她正在說婆家,就要下書定準了。”
成語(Idiom):下書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在下方的書,比喻知識或經驗的積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書是一個古代的成語,原指寫在下方的書籍。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指知識或經驗的積累。它強調了人們通過閱讀和學習,積累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性。只有通過不斷地下書,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書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對知識的追求和積累。在教育和學習領域,可以用來鼓勵學生勤奮學習,不斷積累知識。在職場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具備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儲備,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和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書法練習。在古代,人們學習書法的時候,常常會在紙上寫上一行字,然后再在下方重復寫一行,以此來練習字形和筆畫。這樣的練習被稱為“下書”。后來,“下書”這個詞引申為指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下”和“書”兩個字組成,構成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很勤奮地下書,所以在工作中經驗豐富。
2. 學生們應該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并努力下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把書籍放在下方,表示積累知識和經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知識積累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博覽群書”、“學富五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下書,爭取考一個好成績。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多讀書,要不斷下書才能進步。
3. 高中生:我覺得讀書很重要,通過下書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很充實,我每天都在下書,積累知識。
5. 成年人:工作多年,我深刻體會到下書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