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綃
基本解釋
輕而薄的絲織品。 南朝 梁 蕭子顯 《日出東南隅行》:“逶迤 梁 家髻,再弱 楚 宮腰。輕紈拂重錦,薄縠間飛綃。”
成語(Idiom):飛綃(fēi xiāo)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飛舞的絲織品,比喻言辭華麗、動聽悅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綃是由“飛”和“綃”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飛”表示飛舞、飄揚,“綃”指絲織品。飛綃的基本含義是指言辭華麗、動聽悅耳。形容辭藻華美,語言優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飛綃常用于形容文辭或言語的優美,可以用來形容詩詞、文章、演講等文學作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口才或表達能力出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飛綃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據說,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主父偃的大夫,他是個口才出眾的人,能夠用華麗的辭藻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有一次,主父偃在齊國的大會上發表演講,他的辭藻華麗、動聽悅耳,就像飛舞的絲織品一樣美麗。因此,人們就用“飛綃”來形容他的辭藻華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飛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辭藻華麗,就像飛綃一樣動聽。
2. 這篇文章的辭藻優美,像飛綃一樣令人陶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塊飛舞的絲織品,絢麗多彩,如同華美的辭藻。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飛綃相關的成語,如“飛黃騰達”、“飛短流長”等。這些成語都與動態的形象有關,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真是飛綃般的美麗,我都被迷住了。
2. 初中生:這篇作文的辭藻真是飛綃,讀起來很有感覺。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辭藻如飛綃般華麗,讓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這位詩人的詩句如同飛綃一般絢麗,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