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
基本解釋
謂長享正命。《易·坤》:“用六,利永貞。” 孔穎達 疏:“永,長也,貞,正也,言長能貞正也。”《周禮·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貞。” 鄭玄 注:“永,長也,貞,正也,求多福,歷年得正命也。” 漢 蔡邕 《獨斷》:“順祝,愿年豐也,年祝,求永貞也,告祝,祈福祥也。”
成語(Idiom):永貞
發(fā)音(Pronunciation):yǒng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永遠忠貞不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永貞指的是一個人的忠誠和堅貞不移的品質(zhì)。它強調(diào)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忠誠和堅定的態(tài)度,不受外界誘惑或壓力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永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忠誠于自己的信仰、責任或承諾,不輕易改變立場或背叛。它可以用來形容忠誠的友誼、深愛的夫妻關系或堅定的信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永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陳永貞的女子,她的丈夫因為外地事務而長期離家,而她始終保持忠貞的態(tài)度,不受其他人的引誘或威脅。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成語“永貞”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永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永”表示永遠不變,第二個字“貞”表示忠貞不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工作的永貞態(tài)度讓他得到了同事們的尊重。
2. 她的永貞愛情讓人們羨慕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永貞”兩個字分開記憶,永遠保持忠誠和堅定的意義。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永不變化的地方,始終忠誠于自己的信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忠誠和堅定相關的成語,如“忠誠不渝”、“堅定不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永貞地守護著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拿走。
2. 小學生:我要永貞地保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
3.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永貞地堅持到最后一刻,最終獲得了冠軍。
4. 高中生:她對學習的永貞態(tài)度使她在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