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十圣
基本解釋
佛教語。《仁王經》所說大乘修證階次中居于十信位與妙覺位之間者。三賢指雖得相似之解而未脫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發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薩。《仁王經·菩薩教化品》:“三賢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仁王經·菩薩教化品》:“三賢十圣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浄土。”
三賢十圣(sān xián shí s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xián shí s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中國的三位賢人和十位圣人,是歷史上被尊崇為道德楷模的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賢指的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他們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十圣是指古代十位道德高尚的人物,包括了舜、禹、堯、湯、文王、周公、孔子、孟子、荀子和子思。他們在政治、文化和道德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被后人尊崇為圣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德才兼備、道德高尚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眾多賢人圣人的集合,表示一群有智慧和品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賢十圣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對古代賢人和圣人的總稱。后來逐漸被用來形容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賢十圣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三賢”和“十圣”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被譽為三賢十圣之一。
2. 這個團隊成員都是三賢十圣,非常值得信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賢十圣”與儒家思想和中國古代歷史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制作一張包含三賢和十圣的圖表,列出他們的名字和相關信息,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十圣的故事和思想,可以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哲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三賢,他們教導人們做好事。
2. 初中生:十圣中的舜、禹和堯都是偉大的君主,他們為人民做出了很多貢獻。
3. 高中生:三賢十圣是中國古代的杰出人物,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對后人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