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立根油滴實驗
成語(Idiom):密立根油滴實驗
發音(Pronunciation):mì lì gēn yóu dī shí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密立根油滴實驗來測定電荷的大小,比喻通過細致、精確的實驗來推斷出某種事物的真實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密立根油滴實驗是20世紀初由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發明的一種實驗方法,用于測定電子電荷的大小。在實驗中,通過觀察油滴在電場中的運動,可以計算出電子的電荷量。因為這個實驗需要非常精確的測量和計算,所以密立根油滴實驗成為了一個比喻,表示通過細致、精確的實驗來推斷出某種事物的真實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密立根油滴實驗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科學研究或者實驗過程中的嚴謹性和精確性。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思考問題或者解決難題時非常細致、精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密立根油滴實驗是以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的名字命名的。羅伯特·密立根于1909年發明了這個實驗方法,并通過實驗測定了電子電荷的大小。由于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和準確性,密立根因此獲得了192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實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科學家通過密立根油滴實驗,成功地測定了新發現的粒子的質量。
2. 老師要求我們在做實驗時要像密立根油滴實驗一樣,做到嚴謹、精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密立根油滴實驗相關的關鍵詞進行聯想記憶。例如,將密立根和油滴聯系起來,想象在實驗中油滴在電場中移動的情景。通過多次重復記憶,可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密立根油滴實驗的原理和應用,以及羅伯特·密立根的其他貢獻。還可以學習其他與科學實驗相關的成語,如“心血來潮”、“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科學課上學到了密立根油滴實驗,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電子的電荷是怎么測量的。
2. 初中生(14歲):老師說做科學實驗要像密立根油滴實驗一樣,要精確而細致,不能馬虎。
3. 高中生(17歲):在物理課上,我們通過密立根油滴實驗來測定電子電荷的大小,這個實驗非常復雜但也非常有趣。
4. 大學生(21歲):在研究生階段,我參與了一項密立根油滴實驗的研究項目,通過實驗數據分析,我們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