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和衷共濟
發音(Pronunciation):hé zhōng gò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人心意相同,共同努力,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困難或挑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和:和諧;衷:內心;共濟:共同努力。和衷共濟表示大家內心都和諧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團結的力量,共同應對困難或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團隊合作、社會集體、國家整體等方面,大家心意相同,共同努力,共同解決問題或應對挑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和衷共濟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齊物論》:“和衷共濟,其利斷金石。”意思是說,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和衷共濟,相互合作,那么就能夠達到比金石還要堅固的效果。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成為表示團結互助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和衷共濟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通常用作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危機中,大家和衷共濟,共同努力,最終戰勝了困難。
2. 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和衷共濟,相互協作,才能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和衷共濟”與“眾志成城”進行聯想,兩者意思相近,都表示眾人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困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團結合作、集體力量相關的成語,如“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和衷共濟,一起完成了班級的衛生整理。
2. 初中生:在班級活動中,同學們和衷共濟,共同籌備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班同學都能夠和衷共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