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頑
成語(Idiom):痹頑(bì wán)
發音(Pronunciation):bì w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想頑固,不易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痹頑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痹指肢體麻木,頑指固執不變。痹頑形容人的思想頑固不化,不愿意接受新的觀念或改變自己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痹頑常用于形容頑固的人,特指那些對新事物、新觀念持保守態度,不愿意接受變化的人。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思想僵化,或者形容自己的思維固執不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痹頑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滕文公上》。故事中,孟子與滕文公討論君臣關系,滕文公堅持君權至上,不愿意接受孟子的觀點。孟子用“痹頑”來形容滕文公的思想頑固,不愿意改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痹頑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痹和頑都有形容詞的作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新科技痹頑不化,始終不愿意使用電腦。
2. 她一向痹頑的性格讓她錯過了很多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痹頑這個成語。痹可以聯想到肢體麻木,頑可以聯想到固執不變。將肢體麻木和固執不變的形象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強烈的印象,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如“頑固不化”、“固執己見”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痹頑的孩子,從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
2. 初中生:她的觀念痹頑不化,不愿意接受新的學習方法。
3. 高中生:這位學生痹頑地堅持自己的理論,不愿意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
4. 大學生:他的痹頑思維讓他錯過了很多機會,無法適應社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