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簋
基本解釋
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易·損》:“元吉,無咎……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王弼 注:“二簋,質薄之器也。行損以信,雖二簋而可用享。” 孔穎達 疏:“行損之禮,貴夫誠信,不在於豐。既行損以信,何用豐為?二簋至約,可用享祭矣。”《宋史·樂志七》:“馨遺八尊,器空二簋。” 清 曹寅 《題楝亭夜話圖》詩:“二簋用享古則然,賓酬主醉今誠少。”
成語(Idiom):二簋(èr guǐ)
發音(Pronunciation):ér g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婪、貪心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二簋”源自《詩經·小雅·常棣》:“二簋之飯,豆豉之羹。”簋是古代盛飯的器具,而“二簋之飯”意指兩簋的飯食,是一種豐盛的飯菜。而貪心的人通常表現為貪圖享受,不滿足于現有的財物或資源,希望得到更多的東西,因此被比喻為“二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貪婪、貪心的人,特別是在追求金錢、權力或享受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批評那些不知足的人,提醒他們要滿足于現有的條件,并不斷努力提高自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二簋”源自《詩經·小雅·常棣》,這是一首描述豐盛宴席的詩歌。簋是古代盛飯的器具,而“二簋之飯”指的是兩簋的飯菜,意味著非常豐盛。后來,人們將“二簋”比喻為貪婪、貪心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即“二”和“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二簋之徒,永遠不滿足于現有的財富。
2. 這家公司的老板是個二簋,總是追求更多的利潤而不顧員工的福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一個人面前擺滿了豐盛的食物,他貪婪地拿起兩個簋蓋,象征著他的貪心和不滿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貪婪和滿足的成語,如“貪得無厭”、“知足常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二簋之徒,總是想要更多的玩具。
2. 初中生:這個人太貪心了,簡直就是個二簋。
3. 高中生:有些人為了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擇手段,真是個二簋之徒。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避免成為一個二簋,要知足常樂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