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罵
成語(Idiom):恚罵(huì mà)
發音(Pronunciation):huì m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憤怒地罵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恚罵是指因極度憤怒而用言辭激烈地罵人。這個成語形容人的憤怒情緒極度,語言激烈,通常是在遭受到不公正待遇、受到欺騙或受到侮辱時使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生活中,恚罵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在憤怒時所使用的激烈言辭。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可能會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對某個事件或某個人的憤怒和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恚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方望傳》中。相傳,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方望的官員在任職期間,因為對上司不滿,便寫了一篇長篇文章對上司進行了猛烈的批評和謾罵。這篇文章被傳到上司的手中后,上司對方望感到十分憤怒,并將其革職發配到了邊疆。后來,人們便用“恚罵”來形容方望當時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恚罵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恚是形容詞,表示極度憤怒;罵是動詞,表示用言辭激烈地責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公司的決定激怒了,當場恚罵了所有的領導。
2. 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時,我們應該冷靜處理,而不是恚罵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恚罵這個成語與憤怒的表情進行聯想,例如將兩個字形象地想象成一個人憤怒地張口大罵的樣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恚罵相關的成語,如“怒發沖冠”、“大發雷霆”等,以豐富對憤怒情緒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生氣地恚罵了同學,因為同學捉弄了他。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對他的評分不公,他憤怒地恚罵了老師。
3. 高中生(16-18歲):在比賽中,他因為裁判的判罰不公而恚罵了裁判員。
4. 大學生及以上:他在社交媒體上恚罵了政府的不公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