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澁
成語(Idiom):冷澁
發音(Pronunciation):lěng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語或態度冷淡、不熱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冷澁一詞由“冷”和“澁”兩個字組成。其中,“冷”表示冷漠、冷淡,“澁”表示酸澀、不甜。合在一起形容人的言語或態度冷淡、不熱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冷澁常用于形容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冷漠、不友善。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他人的冷漠態度、冷淡言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項羽在戰敗后,被劉邦追擊到烏江,陷入絕境。當時有位水質澁濁的老婦人見到項羽后,冷漠地對他說:“你是項羽吧?我聽說你是天下第一的英雄,怎么會落到這樣的下場?”這句冷漠的話語使得項羽感到極度失望和傷心。后來,人們用“冷澁”來形容對待他人的冷漠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同事總是冷澁的,很少和人交流。
2. 她的回答總是冷澁的,讓人感到很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冰冷的水中,水又酸又澀,表示他的態度冷淡不友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冷漠態度的成語,如冷若冰霜、冷眼旁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笑容總是冷澁的,沒有一點熱情。
2. 初中生(13-15歲):她對待新同學的態度總是冷澁的,很少主動交流。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回答總是冷澁的,讓人感到很失望。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他對待工作中的問題總是冷澁的,不愿意積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