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碌碌無聞
發音(Pronunciation):lù lù wú w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平凡無奇、無名無姓,沒有任何特別出眾的才能或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碌碌無聞是由“碌碌”和“無聞”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碌碌意指平凡、普通,無聞意指沒有名聲、不被人知曉。結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沒有任何特別出眾的才能或成就,只能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在社會上沒有被人關注、沒有被人重視、沒有取得任何成就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平凡無奇,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一段描述屈原與賈生的對話。賈生問屈原,為什么屈原寧愿以放逐為代價,也要寫下《離騷》這樣的作品。屈原回答說:“君不見夫水之窮也,山之盡也,圣人之行也,烏有一時,然而短流而長流之,其中有淵淵而無底者,此又何怪?眾人皆見之,而師者不見之。夫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短焉,而況于人乎!且夫日月之明,猶有常焉,而況于人乎!且夫水之窮也,山之盡也,將以陷溺而不可出者,皆將復入于其水之窮也、山之盡也,而況愚人乎!是故智者之慮,必有所短;仁者之慮,必有所忍;勇者之慮,必有所恐。君不見小子弋鳥射虎,一發而不中,再發而不中,三發而不中,然后坐而哭也。發矢不中,哭之至也,然而哭之不中虎者,將復與虎入于山林,而況于人乎!”這段對話中的“碌碌無聞”一詞,被后人引用并形成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形容詞性成語構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生碌碌無聞,沒有取得任何突出的成就。
2. 這個小鎮碌碌無聞,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碌碌無聞”聯想為一個人在人群中碌碌無為,沒有任何特別出眾的才能或成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詩詞、文章或故事,了解更多關于平凡與成就的思考。同時,可以學習其他形容平凡無奇的成語,如“默默無聞”、“無名之輩”等,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學校里碌碌無聞,沒有參加任何比賽或活動。
2. 初中生:我不想過著碌碌無聞的生活,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他雖然碌碌無聞,但他一直默默努力,最終成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我不想在大學里碌碌無聞,我要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豐富自己的學生生活。
5. 成年人:他一直過著碌碌無聞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機會降臨,他才展現出自己的才能。